索引号 | 00001434911610424305359858H/2024-00260 | 主题分类 | 环境监测、保护与治理 |
文号 | 乾政办发〔2024〕4号 | 发布机构 | 乾县 |
发文日期 | 2024-02-23 | 有效性 | |
主题词 |
原文链接:乾政办发〔2024〕4号关于印发《乾县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》的通知
背景依据:依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》《陕西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》《陕西省大气污染治理专项行动方案(2023—2027 年)》(陕发〔2023〕4号)《陕西省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》(陕政办函〔2023〕183 号)《咸阳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》《咸阳市大气污染治理专项行动方案(2023—2027 年)》(咸发〔2023〕6 号)《咸阳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》(咸政办发〔2024〕3 号)等法律法规及有关文件,结合我县实际,制定本预案。
适用范围:适用于乾县行政区域内预测可能发生重污染天气时的应急工作。
内容解读:
(一)什么是重污染天气
根据《环境空气质量指数(AQI)技术规定(试行)》(HJ633—2012),重污染天气指环境空气质量指数(AQI)大于200,即空气质量达到5级(重度污染)及以上污染程度的大气污染。
(二)重污染天气的预警分级
黄色预警:预测AQI>200持续24小时及以上或AQI>150持续36小时及以上,且未达到高级别预警条件。
橙色预警:预测AQI>200持续36小时或AQI>150持续48小时及以上,且未达到高级别预警条件。
红色预警:预测AQI>200持续48小时且AQI>300持续24小时及以上。
(三)重污染天气的应急响应流程
(四)应急响应措施
应急响应措施包括健康防护措施、建议性污染减排措施和强制性污染减排措施。
1、健康防护措施。根据预警等级,发布儿童、孕妇、老年人和患有心血管、呼吸系统疾病等易感人群,中小学校和幼儿园,一般人群健康防护信息(不同级别应急响应措施详见附件3)。
2、建议性污染减排措施。根据预警等级,建议公众绿色出行、企事业单位错峰上下班全社会自觉采取减少污染排放的减排措施(不同级别应急响应措施详见附件3)。
3、强制性污染减排措施。根据预警等级,对工业源、移动源、扬尘源和其他污染源等采取强制性污染减排措施(不同级别应急响应措施详见附件3)。
(五)应急响应监管
各级各部门要加大检查频次及力度,严查重污染天气期间各领域应急响应措施落实情况。
对在应急响应工作中未按规定履行职责的单位或个人,及时进行通报批评,并视情节约谈相关部门,追究有关人员责任。对在重污染天气应对工作中玩忽职守、失职、渎职的相关责任人给予处分,构成犯罪的,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。对应急响应期间未落实减排措施、自动监测数据造假、生产记录造假等行为,严格依法查处。对已评定绩效等级的重点行业企业、绿色标杆工地等,未达到相应指标要求的,按规定降级处理。对在应急处置工作中反应迅速、措施妥当、做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,给予表扬和奖励。
结论建议
该项预案规范了应急响应流程,明确各级预警措施,优化了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机制,提高了重污染天气应对能力和水平。对于贯彻落实预案,有以下建议:
一是广泛学习宣传。重污染天气成员单位认真学习研究预案,明确本部门职责;相关部门协调县级各新闻媒体做好预警、响应等信息的发布工作,开展健康防护、公民和企业自愿减排措施的宣传工作,做好舆情引导、媒体和公众应对工作,发布准确权威信息,科学合理引导社会舆论,化解消除不良舆论影响。
二是加强部门联防联控、联合执法工作。发挥联动执法的威力,结合实际建立协同联动工作机制,强化乡镇、街办属地监管责任,妥善应对重污染天气。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